找到相关内容19130篇,用时1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转识成智,一切从心开始

    多,到北方来还是最近几年的事,终于克服了这个冷,老和尚说你不要选冬天来就没有事的。所以,这次因缘很殊胜,可以有这次机会到这里来观摩、学习,主要是取经,承大和尚的错爱叫我跟大家谈谈,我就跟大家分享分享我...能盖得起来,很漫长的,没有三年五年十年八年种种因缘成就,是不能呈现出来的。后得智和根本智是有分别的,根本智就是无分别智,后得智则是下面第四句的成所作智。   “成所作智同圆镜”,为什么说它跟大圆镜智...

    素闻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80778539.html
  • 正史中的唐五代禅宗史料——略论社会思潮对史书编纂的影响

    并不是普通的潜居修行的僧人,他们在当时的社会生活、宗教生活特别是政治生活中具有显赫的地位和影响。   再就《旧唐书》诸撰者而论,张昭远、刘煦等人皆与佛教有著一定因缘。如张昭远即颇娴于佛教,“昭博通学...

    饶宗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81178546.html
  • 夷夏之辨与三教关系

    主,因缘合和的身体是不可能长生久视的。他说,“尧孔之生,寿不盈百,大圣泥洹,同于知命”,企图通过茹灵芝,服金丹,羽化成仙,不仅反映了道教徒的刻板迂腐,而且反映了他们的自私自利。相比之下,佛教提倡澄练...“《老子》五千文,辞义俱伟,谅可贵矣。立身治国,君民之道富焉。《道德》二卷,可为儒林之宗。”实际上承认了儒家和道教都属于政治伦理哲学。甄鸾将佛教和道教进行了对比,说:“佛者以因缘为宗,道者以自然为义;...

    刘立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82078568.html
  • 唐宋佛教文人的风采

    的话后,立刻行礼告退,他说:“禅师门风高峻,我已由侍者得到佛法的入门。”这一次,韩愈不再请开示了。   关于韩愈与大颠禅师的因缘,在《韩子外传》有所记载,世传有:“一见大颠禅师后,文豪毕竟也低头。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83578596.html
  • “独坐大雄山”——寻访百丈寺与怀海大师

    百丈寺又有“大寺”之称。   因为有这样一段因缘,百丈寺声名大震。深山古刹,规模渐渐扩大,至明洪武年间(1368-1398),山内香火极盛,达到“三寺五庙四十八庵”,可谓梵宇林立,僧众如云。到清代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82078740.html
  • 《金刚经》与南宗禅——以敦煌文献为中心

    六祖慧能,把听闻《金刚经》作为见道成佛的证据,与《金刚经》的因缘就更为密切了。至于《金刚经》与南宗顿悟禅派思想间的关系,由于书缺有间,文献不足,学界少有论及。但敦煌文献对此却有所反映。从可以看出,《...

    杨富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82378745.html
  • 《魏书·释老志》与初期中国佛教史的研究方法

    他们了解的是“业缘”、“三世”、修行的必要、归依三宝的重要、什么是六道、什么是五戒等等,最多是“四谛”、“六度”、“十二因缘”;而不是“空”、“真如”、“涅架”、“如来藏”等等,他们关心的是自己所生活...

    葛兆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82378746.html
  • 敦煌本《维摩经》注疏研究概述 (曾晓红)

    文新书订补》等文对有关校释做了订补。 周绍良、张涌泉、黄征《敦煌变文讲经文因缘辑校》校录了9种敦煌本《维摩诘经讲经文》,共涉及斯4571、俄藏弗鲁格编101、斯3872号、伯2292号、伯3079号、...

    曾晓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83478767.html
  • 回归经典.重视善本──提倡《大宝积经.无量寿如来会》

    疑悔,积集善根,希求佛智、普遍智、不思议智、无等智、威德智、广大智,于自善根不能生信。以此因缘,于五百岁住宫殿中,不见佛、不闻法,不见菩萨及声闻众。若有众生,断除疑悔,积集善根,希求佛智,乃至广大智,...

    温金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93678963.html
  • 解读形象,聆听理想——石窟乐舞形象与佛教思想精神

    供养伎乐耶。答诸佛于一切法中心无 所著。于世间法悉无所需。惟怜悯众生故出世。应随供养者应愿而使得福。故受。又菩 萨欲净佛土,故求好音声,欲使国土中众生闻好音声,其心柔软。心柔软故受化易。是 故以音声因缘...

    王宁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94478980.html